上海江苏为何消极比赛?史上最重罚单!中国篮球品牌重塑“快刀斩乱麻”

2025-08-11 08:22:24 海南特色赛事

中国篮球协会纪律与道德委员会关于对“上海久事队”“苏州肯帝亚队”的处罚决定

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江苏肯帝亚篮球俱乐部及各有关单位:

2023年4月11日和2023年4月14日,在2022-2023 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12进8第二场和第三场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久事篮球队(以下简称“上海久事队”)对阵江苏肯帝亚篮球俱乐部苏州肯帝亚篮球队(以下简称“苏州肯帝亚队”)的比赛中,存在消极比赛的情况。

经查核,认定上海久事队在 2022-2023 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12进8第二场消极比赛情况属实;苏州肯帝亚队在 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12进8第三场消极比赛情况属实。两队的行为严重违反体育运动精神。

根据《中国篮球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并参照《2022-2023 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纪律准则》第八十一条,作出如下处罚:

一、取消上海久事队和苏州肯帝亚队 2022-2023 赛季比赛名次和2022-2023赛季参赛资格;

二、对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和江苏肯帝亚篮球俱乐部各核减联赛经费人民币 5,000,000元;

三、对上海久事队主教练李春江,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中止其教练员注册资格;对苏州肯帝亚队主教练李楠,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3年内,中止其教练员注册资格;

四、对江苏肯帝亚篮球俱乐部总经理史琳杰,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限制从事与篮球相关的活动。对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总经理蒋育生,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3年内,限制从事与篮球相关的活动。

上海江苏消极比赛自吞苦果

两位名帅为何犯了同样的错

常规赛,上海久事排名第5,江苏肯帝亚排名第12,按照规则,两队在季后赛12进8的比赛中进行三场两胜的对决,胜者将进入8强,对阵深圳。从双方实力看,上海明显占优,4月9日第一场对决,上海119比95轻松击败江苏,取得1比0领先。然而,4月11日,两队第二场对决,上海却选择“放弃”,轮休主力王哲林,最终在客场90比97不敌江苏,两队打成1比1,将进行第三场决战。

对于上海久事来说,第二场比赛的输球明显是有意为之,因为他们需要在这个系列赛打满三场,进而可以让外援布莱德索能在8进4的比赛中提前复出。布莱德索的停赛发生在常规赛最后一轮,上海久事对阵北控的比赛,当时上海已经锁定第5,北控提前无缘季后赛,然而比赛中却发生了冲突。

李春江面对马布里没有丝毫手软,即便是球队领先超过40分,他也没有换下外援布莱德索,而是让上海队不断扩大领先优势。结果,就在比赛最后时刻,布莱德索和北控球员马泳发生冲突,两人赛后都被篮协禁赛,布莱德索的禁赛场次是4场,他肯定无缘对阵江苏肯帝亚的比赛。如果上海久事在12进8的比赛中2比0淘汰江苏,那么布莱德索的停赛场次只能执行两场,这意味着布莱德索将在8进4的比赛中继续停赛两场,这对上海男篮很不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久事选择在第二场对阵江苏肯帝亚的比赛中输球,就是明显的消极比赛行为。第二场比赛结束后,曾有江苏球迷在球场外指责上海队故意输球,打假球,相关信息也在网上传播,只是没有引起更大关注。4月13日,上海和江苏进行第三场比赛,江苏内线核心吴冠希因伤缺席,上海男篮阵容更为齐整,从实力对比看,这理应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对决。

不过,比赛的进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年轻球员为主的江苏队一直保持比分领先,直到第四节还剩不到2分钟,江苏队突然连续失误,上海队打出10比0的攻势反超比分,进而108比104赢下比赛,2比1晋级8强。需要指出的是,第四节最后时刻,江苏连续失误的时候,李楠在场边无动于衷,没有叫暂停,反倒是和总经理史琳杰坐在替补席上,偶尔两人还进行交流。

很显然,江苏在第三场比赛最后阶段的表现就是消极比赛,他们没有任何冲击8强的态度,上海队有惊无险地拿到胜利,可是这样的胜利,同样无法让球迷满意。本场比赛结束后,网络上关于CBA假球的评价登上热搜,两队拙劣的表演也让球迷忍无可忍。中国篮协第一时间宣布调查两队的比赛,并且最终认定两队在第二场和第三场都存在消极比赛的行为,进而作出取消资格、罚款和禁赛的处罚。

李春江和李楠都是中国篮球的名帅,为何他们都犯了一样的错误呢?首先,李春江的上海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从布莱德索的停赛到第二场故意输给江苏,他们机关算尽太聪明,结局只能是自吞苦果。其次,李楠带领江苏队在本赛季有了很大进步,重返季后赛争夺,可是他们在第三场比赛最后时刻的连续失误,像是对上海队故意输球的回击,但最终也只能是自己付出大家。李春江和李楠被禁赛,这是正确的处罚,他们很可能因此离开中国篮球这个舞台,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教训。

姚明表示对消极比赛很痛心

篮协罚单到底有多少威慑力

单从中国篮协公布的罚单看,针对上海和江苏的消极比赛行为,中国篮协的处罚力度和速度都不错,成功完成了一次危机公关。在接受采访时,姚明表示:“这是一个沉痛的周末,这两家俱乐部都历史悠久,江苏队的历史可追溯到联赛元年,两队都诞生过里程碑式的人物,越说到这些,我们越觉得痛心。对于体育比赛来说,最重要的是信誉,甚至不是能力。教训是深刻的,需要通过这起事件来改变一些东西,让这些已付出的代价变得有价值。”

让付出的代价变得更有价值,这是姚明的期待,但能否成真,还有待观察。其实,近几个赛季,关于CBA联赛的消极比赛或者裁判判罚问题就一直有讨论,只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如今,上海和江苏两队被重罚,两队官方发声接受处罚,重塑形象,未来肯定还要经历一段阵痛期。

某种程度上,上海和江苏的行为不只是损害自身俱乐部的形象,更是有损CBA联赛的整体形象和信誉。未来,CBA联赛如何避免再有球队出现消极比赛的行为,还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规则,并且严格执行。关于这一次的篮协罚单,外界的看法同样不一,看上去力度很大,罚单更重,只是威慑力到底如何,又能有多久的影响力,同样是未知数。

回顾今年两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部长通道”表示,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三大球”,特别是男子项目发展不尽如人意,“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也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补上的短板。

“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聚焦当前“三大球”工作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正气不足、作风不硬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坚决打击、严厉惩处足球和其他领域的腐败和假赌黑问题,正风肃纪,严明纪律,完善制度,强化规矩,全面修复重构“三大球”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高志丹表示。

结合本次事件来看,中国篮协很好地处理了当下备受社会关注的“三大球”问题,让大家将更多的精力和目光放到推动中国篮球发展的正轨上。

仔细看这次篮协的罚单,取消上海和江苏的成绩以及参赛资格,只是2022-2023赛季,并不影响下赛季。此外,500万的罚款也并非不可接受,至于4个人的禁赛,李春江和李楠是被中止教练员注册资格,他们还能以其他身份继续为球队工作,史琳杰和蒋育生是被限制从事与篮球相关的活动,具体认定也要看篮协,这也是处罚的后续看点。

对调查结果、处罚程度、后续影响等方面,仍有以下几大焦点问题值得关注:

━━━━━

焦点1

消极比赛还是操纵比赛?篮协这么解释

中国篮协主席、CBA公司董事长姚明在今天上午的通气会上直言:“这是一个沉痛的周末。”从14日晚事发,到17日上午公布处罚结果,一个周末就通过调查认定事实,姚明介绍,此次借助了“国家体育总局各司局专业力量”,为的就是有非常严谨的事实依据。

苏沪系列赛两场比赛被认定为“消极比赛”而非“操纵比赛”,姚明的一番话算是给出了部分答案。据新华社报道,CBA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雄在谈到“消极比赛”的界定时表示,简单来讲,(消极比赛是指)一方或双方为特定目的而违背求胜原则的行为,是一种利用规则策略性地放弃比赛的行为。

事实上,本赛季CBA联赛手册中,对“消极比赛”和“操纵比赛”都有相关处罚条款,包括涉事主教练禁赛、核减俱乐部经费、罚款等。按此次处罚决定中罗列的依据——《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纪律准则》第八十一条,关于消极比赛的处罚,情节恶劣者将被取消名次、停止参赛资格、指使者停止注册3年至5年,都在这张罚单中有所体现。

而对“操纵比赛”,联赛手册则写明CBA公司有权将涉嫌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

毫无疑问,“操纵比赛”的程度远比“消极比赛”更严重,甚至涉及犯罪,需要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取证也更困难。

那么“消极比赛”与大众熟知的“假球”(人为操纵比赛)具体来讲到底有何不同?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影音版权与体育娱乐团队主任成焘。

成焘称,“假球”在篮球行业规则中应属“虚假比赛”,即为了一方或多方利益(如经济利益、体育成绩或政绩等),通过收买或胁迫体育赛事参与人(包括但不限于行业主管人员、裁判员、投资人、管理人和运动员等)提前串通、操纵比赛,从而实现非法目的(通常为赌博)。

所以“假球”跟“消极比赛”存在明显区别,主要集中在是否基于非球队方利益(“消极比赛”通常基于球队方利益)、是否存在收买胁迫及串通、是否存在非法目的等方面。但两者之间也有部分联系,比如“假球”中也会出现“消极比赛”的表象。

而是否是“假球”的界定,成焘称可以由中国篮球协会纪律与道德委员会进行界定,但“假球”通常存在收买行为,依法应被认定为受贿罪或商业受贿罪,中国篮协可以移送侦查机关,根据参与人身份的不同,分别由监察委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成焘表示,如果CBA球员以及相关主体直接参与“假球”并被认定,将承担刑事责任与行业处罚,但目前没有对上述主体参与“假球”的相关认定。

━━━━━

焦点2

调查仍在继续,不排除还会有罚单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徐济成称,这次的调查处理是依法依规依纪进行。在事情发生后的60多个小时里,有关方面充分了解情况、核对事实,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结果,相关调查还会深入进行下去。据张雄介绍,目前在CBA公司收到的报告中,暂未得到该场比赛涉嫌赌球等操纵比赛的提示,但是后续仍将就此事展开进一步调查。

接着前面的疑点,调查结果目前停留在“消极比赛”,处罚范围限定在俱乐部及管理层、主教练,而一旦调查深入,倘若有更多线索和证据被挖出,到了“操纵比赛”甚至更恶劣的程度,波及面有可能扩大到球员、教练组甚至裁判等。

圈内基本公认,此次是CBA史上力度最重的罚单,远非2012—2013赛季青岛男篮在对阵八一男篮时不满判罚一度罢赛的处罚能及(当值主裁判被停赛10轮,青岛男篮罚款10万元,外援麦迪赛后言语攻击裁判被禁赛1场,宁波赛区因球迷投掷杂物被罚款2万)。

苏沪“消极比赛”事件,双方俱乐部、主教练和总经理累计被罚1000万元(江苏、上海各罚500万元)、停赛16年(李春江5年、李楠3年、史琳杰5年、蒋育生3年)。在这份重磅罚单之后,中国篮协和CBA公司已明确表态会展开后续调查,相关处罚是否会进一步加码,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

焦点3

对双方主帅禁赛年限为何不同?

在篮协处罚通报中,李春江和李楠被中止教练员注册资格的年限不同,也是被广泛讨论的焦点。

此前,外界分析指出,上海队“选择”12进8打满3场,是执行外援布莱德索停赛4场处罚的“最优选”,因此李春江故意在系列赛第二场轮休王哲林,只报名11人,“消极比赛”输掉一场。到了系列赛第三场,上海队必须拿下,而少了吴冠希、刘志轩两大主力的江苏队,年轻人反而打得风生水起,李楠在最后时刻换人“消极比赛”,导致江苏队被离奇逆转。

在解释不同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时,张雄说:“根据两个管理规定(《中国篮球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纪律准则》),然后依据调查的事实,以及违规违纪行为的严重程度及被处罚对象对该行为的认识等综合情况进行考量作出的处罚决定,(对)当事人的裁量是不一样的。”

鉴于中国篮协的红头文件并未公布调查细节,但张雄的解释是,双方主教练、两家俱乐部管理层在“消极比赛”事件中的参与度不同,责任有主有次。外界有关“李春江放了一整场,李楠只放了最后96秒”的说法,虽有调侃意味,却并非全无道理。

━━━━━

焦点4

“王哲林”们无球可打,恐影响国家队备战

从两个月前中国篮协对新疆广汇俱乐部作出一年内限制注册新运动员等处罚,到如今铁腕处置苏沪“消极比赛”。篮球界不少人士认为,继足球之后,近期的中国体坛反腐正在向篮球蔓延。

然而,篮坛今年的两次大事件,也波及至少两名主力国手——周琦和王哲林。篮协“挥刀”指向新疆广汇,但“周琦的归属”作为其中的核心问题,至今仍没有答案——中国男篮内线支柱周琦在CBA无球可打,这是中国男篮新帅乔尔杰维奇和篮球迷所不愿看到的。

今年常规赛MVP王哲林,则因其所效力的上海男篮被取消参赛资格,失去了与深圳队的沈梓捷、萨林杰等人对位的机会,少打的又何止是两场起步的季后赛8进4比赛?

中国男篮今年下半年面临世界杯和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而CBA是国家队人才的培育土壤,失去了在自家联赛实战的机会,靠短期集训和质量无法保证的热身赛,这两大国手在大赛上能打出最好状态吗?

来源:新京报、泰安牛眼看球

生态体育:体育场馆园区小镇综合体投资设计运营规划,康养文旅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升级。

免责声明:【生态体育】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生态体育及时更正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