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暄独家回忆:从央视解说员到世界杯现场的激情岁月与幕后故事

2025-05-28 04:49:49 地方足球文化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盛夏,段暄穿着那件标志性的红色T恤,在央视演播室里用沙哑的嗓音喊出“球进了!”的画面,成了中国球迷共同的记忆。如今回望,这位被戏称为“咆哮帝”的解说员,早已将职业生涯与世界杯紧紧绑定。

“第一次解说世界杯,我紧张到胃痉挛”

段暄至今记得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处子秀。当时还是新人的他,在解说阿根廷对瑞典的小组赛前,躲在洗手间反复练习“巴蒂斯图塔”的发音。“导播突然推门进来,看见我对着镜子比划战术板,差点以为我中邪了。”他笑着回忆道。那届世界杯让他明白,解说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连续熬夜导致他决赛日直接失声,只能靠写字与搭档交流。

从演播室到现场:卡塔尔的颠覆体验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段暄首次以现场记者身份参与报道。“在卢塞尔球场通道里,我亲眼看见梅西摸着墙壁深呼吸,那一刻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巨星的孤独’。”他描述道。不同于演播室的上帝视角,现场报道需要他穿梭于混采区、看台和新闻中心,甚至因追访荷兰队教练范加尔被安保请出场外。“但值了!德佩亲口对我说‘中国球迷的助威声我们听得见’。”

“解说员最怕两件事:认错球员和过度煽情。但2010年南非世界杯,当郑大世奏国歌流泪时,我的哽咽根本控制不住——这就是足球的力量。” ——段暄

技术革命下的坚守

VAR、半自动越位系统让解说难度陡增。段暄坦言曾因坚持“这球越位”被网友截图打脸,但他认为:“科技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人对情绪的共鸣。就像现在回放98年英阿大战,我还是会说‘这记人球分过,教科书都写不出来’。”如今转型自媒体,他仍坚持用老式录音笔记录灵感,“有些激情,AI永远学不会”。

从青涩新人到行业标杆,段暄的20年世界杯故事,恰似中国足球传媒发展的缩影。当被问及下届美加墨世界杯计划时,他眨眨眼:“只要还能喊得动,我就继续带观众看门道——当然,得先备好金嗓子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