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法网激战正酣, 为什么没有“鹰眼”系统, 大满贯赛事仍未引入
202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目前正在巴黎举行,这一赛事与其他三项大满贯赛事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尚未引入“鹰眼”技术。尽管澳大利亚公开赛在2021年首度采用了这一电子判罚系统,美国公开赛和温布尔登锦标赛也相继在2022年及2023年引入,但法网始终坚持传统判罚方式。
在红土球场上,若选手对裁判的判罚表示异议,主裁判将亲自走到球场上,根据球在地面留下的印迹来决定是否推翻原判。在25日的女单首轮比赛中,世界排名第六的俄罗斯选手米拉·安德烈耶娃与主裁展开了这种互动,裁判下场与她共同确认球的印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法网未直接采用鹰眼系统,主办方还是会将电子判定的画面发送到电视转播中,但这一技术并不被用于现场判决的裁定。实际上,红土赛事中并非完全排斥电子判罚的应用。例如,4月的ATP马德里公开赛中,德国选手亚历山大·兹维列夫对一项电子判定提出了质疑。当时,他认为对方选手的击球已出界,然而电子显示却显示为“有效”。他向主裁请求查看现场印记,但被拒绝,理由是必须遵循电子判罚结果。
兹维列夫对此很不满,认为即使不推翻判罚,裁判至少应亲自查看印迹。然而,他的请求被无视后,兹维列夫用手机拍摄了印迹,强烈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在赛后表示:“我能理解的误差在1到2毫米,但4到5厘米的差距则实在太大了。”
在同一个月的WTA巡回赛保时捷大奖赛中,白俄罗斯选手阿里娜·萨巴伦卡也曾对一记“出界”判罚提出异议。据美国体育媒体ESPN报道,近年来红土赛事主办方开始制作视频,展现球在红土场上弹起时留下的印迹,这种现象可能会使观众的肉眼产生误判,从而解释频繁出现的电子判罚争议。
展开全文
法国网球协会主席吉尔·莫雷通对此发表评论。他提到,参考马德里比赛中的争议,电子判罚系统显然尚不完美。他认为,在法网进行时,应该保持线路裁判的存在,直至所有选手达成共识。根据红土球场的独特特性,电子判罚系统的准确性相较于硬地或草地赛事显得相对不足。
在本次大赛之前,塞尔维亚明星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在采访中表示:“我理解那些认为司线员是网球传统文化一部分的观点。如果让我在两者之间做选择,我会倾向于电子判罚,因为它的准确性似乎更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